DB140400_T 029-2004 绿色农产品 生猪饲养操作规范
ID: |
95401B1BAE8A4964B8DCA34DF600E5F4 |
文件大小(MB): |
0.1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07-7-31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B40,备案号:,DB14040,山西省长治市农业地方规范,DB140400/T 029-2004,绿色农产品生猪饲养操作规范,长治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西省长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4-09-09实施,2004-08-09发布,DB140400/T 029-2004,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山西省长治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畜牧局;,本标准起草人:李明轩、王宏伟、张建明、李爱奇、王 飞、张治原;,本标准于2004年8月9日首次发布,I,DB140400/T 029-2004,绿色农产品生猪饲养操作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生猪生产过程中引种、环境、饲养、消毒、免疫、废弃物处理等各环节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绿色生猪猪场的饲养与管理,也可供其他养猪场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915 猪的饲养标准,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30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1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1999年第105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76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学物清单》(农业部文件农牧发〔2002〕1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生猪 swine,人工养殖的肉用活猪,3.2 兽药 veterinary drug,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畜禽等动物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3.3 生物制品biologic product,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3.4 休药期 withdrawal period,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3.5 动物疫病 animal epidemic disease,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DB140400/T 029-2004,3.6 病原体 pathogen,能引起疫病的生物体,包括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3.7 动物防疫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3.8 饲料 feed,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3.9 饲料添加剂 feed additive,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3.10 饲料原料 feed stuff,除饲料添加剂以外的用于生产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的单一饲料成分,包括饲料谷物、粮食加工副产品、油脂工业副产品、发酵工业副产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饲用油脂等,3.11 全进全出制 all-inall-out system,同一单元猪舍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猪,同批进、出的管理制度,3.12 净道 non-pollution road,猪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用道路,3.13 污道 pollution road,粪便等废弃物、外销猪出场的道路,3.14 猪场废弃物ass farm waste,主要包括猪粪、尿、污水、病死猪、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3.15 不同类群猪 no-classification pigs,指不同生长阶段或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4 猪场环境与工艺,4.1 猪场的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开阔、平坦、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无污染、易于组织防疫、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猪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4.2 猪场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不少于500m,距三级公路应不少于200m,距四级公路应不少于100m,4.3 猪场应处在居民区、公共场所、学校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相隔距离,一般猪场应不少于500m、大型猪场(如万头猪场)不少于1000m,4.4 猪场要有一定的蓄粪能力,排污系统通畅,高于水源200m以上,周围要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4.5 猪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粪便处理区应分开。根据当地全年的主风向,猪场生产区要布置在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病猪隔离舍、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的走向应与当地全年主风向、地势走向一致,4.6 场区内应做到道路硬化,裸露地面绿化,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及时清扫和定期消毒,4.7 采用二次转群(仔猪哺育舍→幼猪培育舍,幼猪培育舍→肉猪肥育舍)三段饲养(仔猪阶段、幼猪阶段、肥育阶段)的饲养工艺,尽可能的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全进全出制”,4.8 根据不同类群猪的生产需要进行猪舍结构设计,母猪分娩舍、仔猪保育舍采用全封闭式高床培育为好,育肥猪舍……
……